芬克预制试剂的检测原理主要基于分光光度法和比色分析法,通过预先封装的标准试剂与特定污染物发生显色反应,结合仪器测定吸光度或颜色变化来定量分析污染物浓度。以下是其核心原理及具体应用:

一、核心检测原理
1、分光光度法(适用于COD等参数)
-
化学反应:以COD检测为例,水样中的有机物在强酸(硫酸)和高温(165℃)条件下与重铬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六价铬(Cr⁶⁺)被还原为三价铬(Cr³⁺),反应后通过测定Cr³⁺的吸光度(通常在540-700 nm波长范围内)来换算COD值。
-
标准曲线法:预先通过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建立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(如公式 ,其中C为浓度,A为吸光度),仪器自动代入曲线计算未知样品的浓度。
2、比色分析法(适用于总铜、氨氮等参数)
-
显色反应:例如总铜检测中,试剂与水样中的铜离子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(如橙红色络合物),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。通过比色卡或分光光度计测定颜色变化,实现定量分析。
-
抗干扰设计:针对复杂水样(如高氯废水),芬克试剂通过添加掩蔽剂(如硫酸汞)或优化反应条件(如pH值)减少干扰,提高准确性。
二、典型应用流程
1、水样预处理
-
对于悬浮物较多的水样,需充分混匀或过滤;高氯废水需稀释或采用氯气校正法消除干扰。
2、试剂消解与反应
-
COD检测:将水样与预制试剂(含重铬酸钾、硫酸等)混合后高温消解15分钟,使有机物充分氧化。
-
总铜检测:加入试剂后静置反应3分钟,生成稳定显色产物。
3、仪器测定
-
使用分光光度计或便携式检测仪在特定波长(如COD为540-700 nm,总铜为540 nm)测定吸光度,仪器自动代入标准曲线计算浓度。
三、技术优势与特点
1、即开即用
-
预制试剂预先封装精确剂量的化学试剂,省去传统方法中的称量、配制步骤,减少操作误差和接触危险化学品的机会。
2、高适配性
-
芬克试剂基于国标方法开发,适配多品牌仪器(如哈希等),仅需输入标准曲线即可兼容不同设备。
3、灵敏度与准确性
-
通过优化反应条件(如催化剂添加)和抗干扰设计,可检测低浓度污染物(如COD低至5 mg/L),相对偏差控制在±5%以内。
4、环保与成本效益
-
单次检测废液量少,空管可回收再利用,降低处理成本;试剂单价较进口品牌低40%,适合长期使用。
四、应用场景
芬克预制试剂广泛用于:
-
工业废水监测:如化工、电镀行业的高COD、重金属检测。
-
环境应急排查:便携式设计支持现场快速筛查污染源。
-
实验室常规分析:简化操作流程,提升检测效率。
五、典型检测项目示例
检测项目 | 原理 | 关键试剂与波长 |
---|---|---|
COD | 重铬酸钾氧化法,测定Cr³⁺吸光度 | 重铬酸钾、硫酸银;540-700 nm |
总铜 | 邻菲啰啉显色法,生成橙红色络合物 | 邻菲啰啉;540 nm |
氨氮 | 水杨酸或纳氏试剂显色法 | 水杨酸/次氯酸;420-700 nm |
总结
芬克预制试剂通过标准化的化学反应流程与仪器联用,实现了水质检测的高效、准确与便捷。其核心原理结合分光光度法和比色分析,适配性强且经济环保,适用于实验室与现场检测的多样化需求。具体操作中需根据水样特性(如悬浮物、氯离子含量)选择预处理方法,并通过实验优化试剂用量